01
多工具带来的困扰
数据孤岛
在采购卫瓴之前,加减乘除同时使用了3种不同工具:一个拓客系统用于发掘潜在客户,一个外呼工具用于与这些潜在客户建立初步联系,以及一个CRM系统来管理和跟踪这些联系过程中产生的客户信息。
“我们不得不在每个平台之间手动转移数据,”加减乘除的总经理安想成告诉卫瓴:“这不仅费时间,也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,整个流程比较繁琐和低效。”
这一番话直接点出了多工具协同工作时的痛点:数据分散、重复的手动输入操作、以及由此带来的效率低下。面对这些问题,加减乘除开始寻求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安总提到,他们考虑了多个因素,并与几家产品进行了比较。最终,在朋友的推荐下,选择了卫瓴·协同CRM。
02
大数据精准拓客
一键导入线索列表
安总详细描述了他们的目标客户画像:“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那些美妆、个护、3C、数码、家居建材、食品饮料以及教育行业的企业主和品牌负责人。”
利用卫瓴·协同CRM内置的大数据拓客系统,加减乘除的销售能够便捷地通过多种搜索和查询方式,找到潜在客户列表及关键联系人信息,并一键导入加入CRM线索列表中。
“通过自定义条件筛选,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地域、行业、产品等特点精准筛选出潜在客户。同时也不用再手动导入导出,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获客效率。” 安总表示。(欢迎找文末小姐姐体验【卫瓴·协同CRM】使用版噢~)
此外,客户是否有营销行为也是他们筛选潜在客户的一个重要标准。“我们主要是帮客户提供营销服务的,所以我们会重点判断这个客户是否有在百度、抖音等平台做过类似的营销推广活动,如果有的话,那他们成为我们客户的几率就会更大。”
但在大部分情况下,判断这一点都是需要销售去主动搜索,或者向客户询问得来的,效率偏低,也不够准确。
同样的痛点也出现在了卫瓴科技身上,过去,我们总是倾向于使用如行业、规模这类相对单一的标准来确定目标客户。
例如,我们用文字定义目标客户是B2B行业、20人规模以上、一二线城市、复杂交易场景的企业,如下:
但在跟进客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,仅凭行业、规模等传统标准并不能准确识别目标客户。真正重要的是客户的营销意识,即企业是否认为营销是促进增长的重要元素。
那有没有什么办法,可以更加具体、高效地量化出客户的营销意识、营销行为呢?
针对这个问题,卫瓴花了很长时间思考,最终创造出了名为“推荐分”的功能。
这一功能能够通过大约三四十个不同的维度来评估一个企业,涵盖了企业规模、员工社保人数、社交媒体更新频率、官网是否包含联系信息、是否有招聘销售人员、参与招投标活动、是否拥有知识产权等众多方面。
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,这些信息汇总后生成一个分数,准确地显示了一个企业的营销意识、销售协同能力以及成为规模化客户的可能性。
大数据能够利用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个标签来细致描绘一个人的特征,这与用经过简化的模式(行业、规模等)去刻画一个用户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
卫瓴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杨炯纬表示:“大数据的处理并不是先对数据进行简化再进行深入分析,而是直接在海量数据中进行洞察和建模。‘推荐分’功能正是基于这种思想,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识别和细化客户特征。”
03
个微破冰+企微服务
客户关系的新高度
在筛选出目标客户之后,加减乘除采取了个微与企微结合使用的策略。安总指出:“我们注意到,尽管企业微信在服务属性上具有显著优势,但在初期客户关系建立阶段,个人微信的使用可以更加自然地跨过信任的门槛。”
(推荐阅读:也聊聊企业微信“没有温度”这回事儿)
首先,他们会通过个人微信与潜在客户建立联系,利用其低防御性和高接受度的优势来破冰和深化关系。判断出客户的意向度及其产品与加减乘除的契合度。
一旦确认客户有明确的合作意向,便会将客户转移到企业微信上。
他们为每个客户创建了专属的服务群。安总解释道,这些群组不仅包括销售人员,还有商务运营策划和行业达人等,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对多服务。
“我们通过企微群聊的方式,可以更方便地分享资料、跟进客户反馈,确保服务的连贯性和效率。” 安总表示,“通过卫瓴发送到群里的文件或资料,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客户阅读资料的次数和时长,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兴趣和需求。“
加减乘除的团队在与客户联系之后,在聊天框的侧边栏就能够实时更新客户跟进记录。“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个销售员每月的跟进情况和业绩,这对于我们评估团队表现、调整策略都非常关键。”
通过卫瓴科技的系统化解决方案,加减乘除不仅在线索跟进和客户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,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加稳健和高效的业务增长。
选择一款工具,等于选择了一种组织范式。如果想了解其他同行业客户是如何提升营销和销售效率的,如果你也想试用卫瓴·协同CRM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~